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

时间:2021-10-15浏览:272设置

20211010日,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论坛在同济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特邀专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主旨发言其他参会者通过8个分论坛进行线上小组发言。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欢迎外国文学学界专家同仁莅临本次论坛。娄校长指出,同济大学外语学科历史悠久,从1907年的“德文医学堂”至今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始终紧跟学校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复兴的步伐。相信此次论坛的举办,将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同济文科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致辞并强调,本次论坛的议题“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可能不只是关于如何研究外国文学,它还恰好契合了习主席在上月结束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的要求作为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该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祖国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上午的两场主旨发言,分别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晓平教授和吴建广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在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世界文学观》的报告中,回顾了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世界文学给予高度重视的历程,强调了文学艺术在各个国家建设时期与人民服务实践中的不同功用;在当下,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辅相成,也很好地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上海外国语大学乔国强教授作了题为《“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问题》报告。乔教授首先对“世界文学”的概念做了历史梳理,并指出曾经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文学”发展至今,中国文学仍然被当作“异类”;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问题,不仅是自身系统性的向外输出,更应该考虑、调整和发展“世界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在主旨报告《关于外国文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外国文学中国化应立足于中国发展进程,根据时代要求阐释诸如人文理性与技术理性等矛盾;“中国化”的外国文学研究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文学研究,外语学界应努力建设与当下相符合的知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梁展教授在报告《本雅明的天使》中,论述了哲学家本雅明的个人经验与其学术形态之间的微妙关系,即本雅明的“天使”形象传递出一种隐秘的自我,是对其个人悲剧命运的隐喻和预言;研究本雅明,不能忽视本雅明哲学思想中所隐匿的犹太民族集体性的历史经验和希伯来神秘主义元素。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以《世界眼光与比较视角:文学话语的时代变迁及权力转换》为题,阐释了东西方文明、文化、文学的话语之争,揭示了西方的“普世文明史”是建立在欧美一元论的基础上,充满了文化霸权;亚非拉后殖民主义作家的世界文学运动和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转移和文学机制的变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在主旨发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阐释》中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深刻体现,反映着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关系;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仍然面临着冷战思维和种族主义等问题。郭教授同时指出,在文学教育中,应引导学生回归经典阅读,重视文学本身。

下午的两场主旨发言,分别由武汉理工大学甘文平教授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晓芳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吴建广教授在题为《欧洲文学作为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的报告中,以《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为例,分析论证了马克思学术著作的诗性叙事结构与欧洲文学之间互文性,从而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学说的欧洲文学之源,这是中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上海财经大学Sandro Jung教授以《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批评回顾及其在书评中的反映》(Eagleton’s Marxist Criticism in Review and in the Reviews)为题,着重分析和归纳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工作在其他文学批评家那里激起的反应,聚焦了他人所著的书评中概述的立场形式;此项研究能促进对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批评体系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在题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世界文学研究》的主旨发言中,从《共产党宣言》、资本流通、阶级意识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文学研究的贡献以及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联问题,并强调,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不同于歌德的理想主义世界文学观,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来预测世界文学的未来状态。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通过报告《作为世界文学的加勒比文学及其对中国的启迪》,指出了加勒比文学因其鲜明的文化实践特征,是一种世界文学的范例。作为世界文学的加勒比文学构成了加勒比地区想象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呈现为一个比政治体制更具凝聚力的文化共同体;综合研究加勒比文学思想及其成功经验,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文化、文学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会分论坛环节共设置了“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学派”、“外国文学中的共同体研究”、“外国文学中的乌托邦与时空”、“文化研究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中的科技、自然与灾难”、“外国文学中的少数群体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等8组线上发言主题,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近百位文学研究者围绕不同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闭幕式上,吴建广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论坛是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致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中国外国文学学者应当担起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推动世界文学更新发展的责任,为外语学科建设和国家人才培养贡献自身的力量。

本届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是“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是面对时代命题、共拓学科新局的有益尝试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