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同济《德文月刊》创刊百年圆桌会议成功举办

时间:2024-06-07浏览:27设置

 

会中嘉宾全景


2024531日,《德文月刊》创刊百年圆桌会议在德文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为同济大学117周年校庆学术活动,聚焦《德文月刊》Deutsche Monatsschrift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会议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图书馆主办,同济大学文学研究所、德文图书馆承办,邀请到五位主讲嘉宾同台分享,分别是:毛小红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办主任、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坤副教授(泰州学院人文学院)、李乐曾教授(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吴建广教授(同济大学文学所所长)、张克芸副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主任)。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致开幕辞;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青芳老师与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主任曾小娟老师出席会议。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饶贝蕾博士主持,线上线下五十余名德语文学研究者、爱好者参会。

 

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致开幕辞对主讲嘉宾和参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回顾了《德文月刊》的历史渊源,并对同济大学德语系延续《德文月刊》薪火表达了期待。创刊于1924年的《德文月刊》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仅对同济大学的历史乃至中国报刊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研究中德文期刊的编辑出版价值、中国德语教学以及中德文化与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吴院长总结说: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同济外语人将继续书写同济德语的故事、同济外语的故事、同济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德文月刊》的历史与经验将有助于外语人才培养、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更好地实现多位面、多层次的中国表达与阐释,更好地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院长开幕致辞

 

会议期间,五位主讲嘉宾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分别在以下五个视域中对《德文月刊》进行学术讨论:同济大学校史、在华德文报刊出版史、中国德语教学史、德语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及中华文化外译。

 

乐曾教授立足同济校史视域,以丰富的史料和珍贵的资料带领大家一起回顾同济大学和《德文月刊》走过的光辉历程。李教授娓娓讲述了《德文月刊》出版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是19071924年,同济大学的德语教学传统为中德双语读物《德文月刊》的创办提供了有利基础。时任同济大学中学部校长欧特曼教授(Wilhelm Othmer)积极响应学生的呈愿,促成了1924年第一本《德文月刊》的诞生。第二阶段,欧特曼教授于19241934年期间负责主编《德文月刊》第一、二卷,对同济德语文化提供了大力支持。在第三阶段,《德文月刊》的复刊工作重回日程。19368月,冯承植(冯至)被聘为同济大学教授兼附中主任,自《德文月刊》第三卷第二期起开始担任主编,使得月刊社的出版工作大为改观。李乐曾教授指出,如今发掘并传承《德文月刊》的职责,已经落到了以德语系为代表的同济德语人肩上。


 

李乐曾老师:同济校史视域中的《德文月刊》

 

牛海坤老师从创办缘起、出版规模、内容与人员、经费与广告四个方面,梳理了18861947年间中国德语教育类刊物的出版状况,明确了《德文月刊》在近代在华德文报刊出版史的历时位置。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在华德文报刊出版情况低迷。1924年连续出版一年的《德文月刊》,为日后德文报刊的重新繁荣奠定了基础。相较于一战前后其他德语学习类刊物,如《自西徂东》《济宁德华学报》《德华杂志》等,《德文月刊》在篇幅规模和专栏设置上有所扩充,报刊文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提升;《德文月刊》已经不仅仅是德语学习刊物,而是逐渐开始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


牛海坤老师:近代在华德文报刊史视域中的《德文月刊》

 

毛小红老师以丰富生动的细节回溯了中国德语教学史,总结出《德文月刊》的三个超前之处:学生高度参与,教师培养先进,鼓励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德文月刊》的出版编辑由同济大学中学部的学生主动提出并直接参与,月刊社干事均由学生组成;鼓励学生投稿,刊登学生从事德汉、汉德翻译实践的优秀作品。在教师培养方面,1937年最后一期《同济大学教育之展望》一文提出借鉴德国教师的培养方案,拟定教师出国考察和休假出国深造等相关章程。此外,《德文月刊》积极发挥中德文化双向交流桥梁的作用,不仅引入德国文化成果,更是使用目的语表达自身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毛小红老师:中国德语教学的历史与《德文月刊》

 

张克芸老师以同济德语人、德语文学研究者以及《德文月刊》初读者的三重视角,分享了自己与这份百年刊物展开跨时空对话的体验。她认为,《德文月刊》文学版块的选篇视野开阔,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亦有冷门佳作;欧特曼教授多选取1819世纪德国经典作品,扩大经典文学范围。张克芸老师指出,《德文月刊》中的德语文学译介对译者、中国德语学习者而言提供了极好的人文教育机会。她进一步指出,《德文月刊》的百年历史证明,同济大学从建校之初起就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各行业拥抱人工智能的当下,更需要文学经典哺育鲜活的心灵、激发丰富的情感、培养健全的人格,唯有在此基础上方能生发出创新精神,这恰是今日重温《德文月刊》的现实意义。


张克芸老师:以经典文学塑造健全人格

 

吴建广教授认为,中华典籍是世界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文月刊》是中华文化外译的先行者;这对当代中国外语人在世界舞台上弘扬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引领性意义。《德文月刊》中的中华文化外译篇目主要出自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经典哲学,和以经典诗文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学,注重中华文化译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不仅探讨和阐发主体性翻译、直译等翻译策略,更蕴含学生的政治理念、家国胸怀,展现出《德文月刊》研究方向的前瞻性,以及鼓励学生关怀时局、培养大局意识的先进性。吴建广教授继而提出《德文月刊》复刊以及开设中国经典文化外译相关课程的愿望与倡议,希望赓续同济大学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发扬中华文化精髓提升国际话语权。


吴建广老师:《德文月刊》是向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先行者

 

座谈会结束后,在场与会者就《德文月刊》的阅读渠道等话题进行了踊跃提问。目前同济《德文月刊》研究团队已在吴建广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了月刊收集整理工作,聂馨蕾博士等德语系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与其中,延续了《德文月刊》学生高度参与的宝贵传统。通过本次会议首次了解《德文月刊》悠长历史与丰富蕴藏的青年一代同济德语人也表达了喜悦与自豪之情,希望能够为《德文月刊》的研究与日后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合影

 

 

查询同济《德文月刊》+吴老师和曾老师翻阅德文月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