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对标争先丨“历史中的同济外语人”视频成果评选

时间:2023-12-07浏览:18设置

一百年前,一批青年才俊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本旷世之书,一百年后一批批优秀学子用外语颂党恩,让世人熟知我中华之崛起。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共建,挖掘新中国建设历程中同济外语人的红色故事,培养专业自信,强化思想引领。

一、项目概述


项目以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员为主体,面向全院学生招募对历史中的同济外语人故事有兴趣、有热情的同学,分组开展故事收集、译文翻译和视频拍摄。通过线上数字资源、参观红色经典、图书馆书籍资源、观影红色经典等渠道搜集历史上同济外语人红色故事,确定人物主题和故事框架。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故事的收集,有第一位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中国女性、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德语系张彩珍;通晓英德两门外语、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外交官李欣;还有耳熟能详的殷夫、陈元达。翻译过程中,每组由博士生党员带队,组织共学共议,交流翻译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所使用的的翻译技巧,一同提升专业基础,最终形成近万字的中英稿件。依托产出的红色双语故事,各小组成员录制外语音频,产出了配套相关介绍视频。


二、视频成果展示

01.  张彩珍——第一位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中国女性

张彩珍(1930-)1946年至1948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德语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才女,能诗能文能导能演;她是军人,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洗礼,可谓“女秀才进武庙”。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等职,曾集体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勋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女性。


02.  李欣——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外交官之一

李欣(1917-2017),原名李鸿模,生于福建长汀,1935-1936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工学院,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通晓英德两门外语,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外交官之一,退休后从事军史军事理论研究,利用学识所长积极为祖国事业贡献余热。


03.  殷夫——先觉先知的爱国少年

殷夫(1910~1931),又名徐白、白莽,浙江象山人。1924年,殷夫开始创作诗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1年2月7日,殷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1岁。他是先觉先知的爱国少年,是思睿敏捷的革命青年,是为自由故的红色诗人。


04.  陈元达——“一切寄生的东西,完全歼灭!”

陈元达(1911-1931)是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他在同济大学机师科学习后转学至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回到上海后,他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陈元达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曾与鲁迅讨论翻译稿件。他也投身革命宣传一线,通过话剧和歌舞剧等形式宣传平等思想。陈元达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坚持工作,始终保持革命信念,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激励了一代代革命青年。


三、投票评选

扫描二维码为你喜欢和认可的视频成果投票吧!投票截止时间:2023年12月7日中午12:0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