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微软亚洲研究院专家访问同济大学言语-语言加工研究中心

时间:2024-11-01浏览:102设置

2024103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听力中心主任黄治物教授、李孛副主任医师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王子龙和蒋忻洋等一行代表莅临同济大学言语-语言加工中心,与中心主任杨小虎教授、于珏副教授、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徐坤宇副研究员以及热情洋溢的学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这次参访活动不仅展现了医学、科技与学术的完美结合,更为未来的紧密合作描绘出了宏伟的蓝图。


活动伊始,同济大学言语-语言加工中心的本硕博学生以及复旦大学徐坤宇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他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前沿论文研究和创新项目。这些研究不仅涵盖了语言学的深层次探索,还触及了听力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在语言学和科技交叉领域的领先地位。接着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两位代表就大语言模型与儿童语言的习得机制差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来访专家参观了同济大学的三个语言言语加工实验室:行为实验室、专业语音录音室和脑电实验室。

      

复旦大学徐坤宇老师在本次交流中对她的课题组所做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主要领域为句法和语义加工,儿童语言发展,二语加工及语言障碍与康复。


赵信娴,言语-语言加工中心的博士研究生,于本次交流中对杨小虎教授团队近期的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内容为普通话老人语音加工的系列研究,方言老年人语音加工的系列研究,以及团队对于老年人语音加工研究的未来展望。

张可欣,言语-语言加工中心的硕士研究生,于本次交流中报告了三项近期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言语韵律与语言理解之间的关联。


张晓雪,言语-语言加工中心的硕士研究生,于本次交流中报告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关注耳蜗儿童的句法加工能力提升方法研究,期待以音乐治疗为切入口,为听障人群提供更前沿的康复指导。

田行宇,言语-语言加工中心博士研究生,报告了耳蜗儿童词汇能力研究的近期成果,探讨了耳蜗儿童在词汇成熟度的不同维度与他们的口语叙事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理解人工耳蜗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并为制定针对性的语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朱诗艺,益语团队大四本科生,于本次交流中向在座专家及老师分享了大学生创新团队近一年以来的成果,重点展示了“益语儿童言语-语言服务”云平台的搭建,并介绍了面向学龄儿童听力健康知识科普的相关社会实践项目。


在交流中,第九人民医院听力中心主任黄治物教授和李孛医生分享了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呼吁医、工、理、文各学科应加强跨学科合作以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估体系,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王子龙和蒋忻洋则对当前语言能力评估和康复领域的发展发表了重要意见,并强调了人机交互环境和机器交互(尤其是大语言模型)在语言习得中的应用潜力。

双方对未来共建合作基地和开展联合研究项目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多项共识,并围绕语言研究的创新和临床治疗的融合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推动听力康复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共同进步。

我们坚信,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必将在听力康复和高等教育领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字来源 |张晓雪
图片来源 |赵信娴
排版 |彭甜
审核 |于珏 张晓雪 彭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