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吴建广副教授应邀参加“经典与诠释――文化传统的诠释与重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于2009年6月26至29日在陕西省咸阳市举办召开,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的30多名学者专与会。本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是,我们今天如何解读中国传统的经典文献和经典作品。
会上,吴建广博士做了题为“信仰取代批判,道理取代科学――诠释经典的态度与方法”的报告。在他看来,经典只有六经以及与六经时代相仿的文字作品,“六经之外无经典”,其他均为“纬书”。对待中国经典,我们的态度首先必须去全面接受和体验,不能存有任何怀疑,研究者要从中寻求的是“道理”,而不是“科学依据”。原因是以《周易》为首的经典并非是上古圣人的思辨结果,而是他们生有一种感应能力,能够感应天地之间的“消息”和“升降”,感应“两仪生四象”,“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具体内涵。然而,这种感应能力在所谓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退化。来自西方“科学”只是一套主体化的理性逻辑和概念推理,用这样的方法和概念来解释经典,只能是南辕北辙,即便貌似能自圆其说,也只是自说自话,与经典毫无关系。因为经典讲的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