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第三届当代语言学圆桌会议暨《当代语言学》易名十周年纪念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时间:2009-10-27浏览:1009设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语言学》编辑部举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当代语言学圆桌会议暨《当代语言学》易名十周年纪念会”于2009102426日在同济大学举办,来自美国密执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就当代语言学前沿问题以及当代语言学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校内外5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旁听了会议。

24日早上的会议开幕式上,马锦明副书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指出:同济大学历经百年的发展,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济大学的目标要建成一所以工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知名高水平大学。近年来,同济大学在保持理工科优势的前提下,努力建设和发展文科领域,支持主办文科学术会议便是这一方面的明证。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当代语言学》主编顾曰国教授就本次会议的举办目的和举办方式进行了说明,并感谢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为筹备本次会议所做的工作。

晚上,董琦副校长代表学校宴请了各位与会代表,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欢迎与会代表的到来,接着简单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定位。董副校长的讲话风趣幽默,盛情邀请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以某种形式“登上同济这条大船”,同舟共济、共谋发展。最后,他预祝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专家们就语音学、音系学、句法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理论、语言习得及语言学史等方面的学术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美国密执安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端木三论证了重音语言中声母原则和音节重音原则的关系;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顾刚教授讨论和回答了关于句法移动分析的几个问题;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与现代语言系顾阳教授讨论和分析了景颇语中的名词性结构问题;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当代语言学》主编顾曰国教授阐述了如何从话语亲历到语言符号,再回归话语亲历,剖析了时空间在当代语言学中的地位问题;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当代语言学》副主编胡建华教授对汉语主宾语的无选择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国文教授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的语篇分析方法;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蒋严教授对语言理解的推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李行德教授与其博士后范莉博士论证了普通话幼儿否定词的句法分布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子玲教授讨论了《论语》中第一人称的指示功能问题;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梁洁教授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对汉语声调范畴感知形成进行了论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马秋武教授具体阐释了“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的确切含义,然后就近年来有关天津话声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法;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潘海华教授对汉语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结构的差别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施旭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当代中国话语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完善话语研究范式的具体策略;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石定栩教授论述了汉语中区别词的词类地位问题;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吴东英教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媒体话语研究的成果和发展,并讨论了未来中华媒体话语研究的方向;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徐杰教授分析了标句词的语法地位,认为标句词的位置可以出现在主句,跟句首同属句法敏感位置的句尾和谓头位置也可以出现标句词;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徐赳赳研究员从词汇和句式的角度考察了缩写的互文状况;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许余龙教授以计算语言学中的向心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六种指代消解算法,通过对标注语料的分析,探讨了向心理论中前瞻中心排序这一参数的设定对汉语指代消解的影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姚小平教授对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研究思想的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北京大学中文系袁毓林教授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分析了语法中零形式和零成分的确立条件;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德禄教授阐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句法研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吉生教授介绍了如何建立中国手语的音系研究模式。

“洋为中用、引进创新”是中国当代语言学研讨会的宗旨、原则和传统。本届圆桌会议充分体现了这一鲜明特点,与会学者们就每一个学术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并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学术话题进行了阐述。东道主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这次由国内外语言学界众多知名学者参与的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在会议的筹备过程中,以及在会议举办期间,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赞扬。此次圆桌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思想的碰撞、知识的交融必定会为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做出贡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