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同济报》刊出专题文章报道我院发展情况

时间:2010-04-14浏览:911设置

在最新410出版的《同济报》中,刊出《打造外语界的强院名系――访外国语学院院长马秋武教授》一文,报道了我院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全文如下:

 

同济校园春意萌动。一年一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外国语学院此次提交了17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创下了外国语学院建院以来一次性申报项目数量最多的记录。这只是外国语学院在教学科研上巨大变化的一个侧面。前不久,外国语学院院长马秋武教授就近两年来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接受了采访。

 

人才队伍建设从“拉队伍”到“建梯队”

 

刘宓庆,英汉翻译界的大家,是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以来的第一位特聘教授;张德禄,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国内领衔名家;顾曰国,国际语用学知名学者、多模态多功能研究的领军者;李杨、梁洁、马秋武……短短的两年内,在真情和事业的打动下,直接引进或柔性引进,纷纷成为同济外语学科队伍中的一员。

“学院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是前提,学科的发展靠人才。”马秋武院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近两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外国语学院先后成功地引进了一批在国内夕`语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初步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学科队伍。“人才引进非常重要,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应仅仅靠引进,内部培养更重要。因此,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和宗旨定为:外引内推。”2009年,外国语学院在暑期务虚会上适时地提出了把学院的工作重点从外部人才引进转向内部培养,积极推动学院人才建设向纵深发展。

 

学术氛围营造从“搭平台”到“上档次”

 

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声誉、推进学院教学科研全面上档次、上水平。据介绍,今年下半年,“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将在同济园举行,该领域的名家大师将云集同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体裁结构潜势理论创立者哈桑、国际语篇分析研究的领军人物马丁等都将在会上做主旨报告、大会发言。“这是与同行交流的好机会,是与大师对话的好机会,也是我们展现自己实力的好机会”,马秋武介绍,现在筹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第三届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第三届当代语言学圆桌会议、第五届全国日语教育国际研讨会……近两年来,外国语学院在外语学术界的影响日渐扩大;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所长沈家煊、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评论》主编盛宁、香港中文大学资深教授李行德、美国密执安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端木三等纷纷做客“同济外语学者论坛”,使这一论坛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家讲坛。

不仅如此,“当代语言学前沿专题讲座”成了展现院内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学术思想的平台;展示博/硕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科研实力的“同济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沙龙” 也已于2009年末正式启动。外国语学院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平台现已初见规模。

 越来越多的教师纷纷走出去,张德禄、马秋武等多次亮相重要学术会议并做会议主旨报告、大会发言,“同济外语”影响渐行渐远,声誉与日俱增。

 

教学科研促进从“定政策”到“看硕果”

 

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董诱,工作已有五六年,现在憋足了一股劲拿项目。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她的项目书前前后后修改了lO余次。“这样的青年教师在我们学院还有不少”,马秋武介绍,提交的17份国家社科项目申请书中,青年教师占到了13

为何众人争先恐后申请课题?近两年来,学院先后出台了《学术成果出版资助条例》、《学术会议资助条例》、《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加大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学院正在积极制定先由博士生导师开始的年度科研指标审核规定,“要给我们老师一定的压力,这样学院才有活力”,马秋武说,“压力从我开始,众人拾柴火焰自然就高。”

刘宓庆领衔、十多位中青年教师参与的翻译研究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翻译基础教程》、《翻译高级教程》、《当代中国文化词典》、《翻译手册》、《新世纪英汉译文汇编》等一系列翻译专著和教材陆续出版。目前,钻研学术的氛围在中青年教师申越来越浓厚。“我们不仅要为中青年教师搭台子、更要压担子,要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马秋武告诉记者。

据悉,外语学院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将“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主线,以‘德语语言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为两翼”,形成学科发展布局,“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他们强,学院强”,马秋武最后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