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锋教授做客“同济外语学者论坛”
3月18日下午,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语言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石锋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客“同济外语学者论坛”,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汉语语调的边界调和焦点调”的学术报告,我院梁洁教授主持了该讲座。
石锋教授首先区分了语调和词调的区别。指出Crystal(1997)对边界调的定义内涵不足,外延过大,只是解决了边界划分的问题。事实上,边界、焦点、语气分属于语言学不同层面的内容。起伏度、停延率和音量比都是对边界调进行实验分析的重要工具和量化参数。然后石锋教授论述了边界调的音高和时长表现。列举了“张三今天修收音机”等四个句子,并且分析了这四个句子百分比标度的调域表现。这四个句子是自然焦点句,其最后一个音节调域最低,时长最长。接着石锋教授论述了边界调和焦点调的叠加共现。针对以上四个自然焦点句,将它们变为强调焦点句。发现焦点所在词的调域显著扩展。接着石锋教授又讲述了区分边界调和焦点调的意义。强调哪个词,哪个词调域会升高。在强调焦点下增加的那部分是焦点调。最后石锋教授论述了语调格局和语调层级系统。语调有三大层级:1、生理方面是音高下倾、音高变阶(升阶和降阶)。下倾调是语句的整体变化,变阶调是局部的变化。2、语义方面。边界调是全句每个单位都有的,焦点是局部的。焦点调是在保留边界调表现的基础上的增量。焦点调重在调域上线;边界调重在调域下线。3、语气和情感方面。疑问词是焦点。语调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研究一定要首先分清在语调哪个层次的内容。系统是隐形的,需要揭示出来。格局是可见的。用实验方法,作图方法把语调系统显示出来,这就是语调格局。语言学是科学,不是玄学,是实证科学,是实验科学。用实验用数据的方法不仅可以检验语音音系的理论,还可以检验句法、语义、语用等领域的理论。
报告语言生动形象、讲解深入浅出,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其对汉语语调的边界调和焦点调所研究的成果。报告会后一些师生与石锋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并对其研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