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英国莱斯特大学英美文学专家做客同济外语学者论坛

时间:2011-05-27浏览:781设置

2011525下午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英语系主任、英国美国学研究会主席Martin Halliwell教授和莱斯特大学人文艺术法律学院学术主任Mark Rawlinson博士应邀做客第三十七期“同济外语学者论坛”,在汇文楼518报告厅为外院师生作了题为“Nat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 World War II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的学术报告。副院长李杨教授出席并主持了该讲座。

Martin Rawlinson博士以Evelyn Waugh的小说Bridehead RevisedKeith Dougalas的诗歌Sportsmen为例,提出由于在战争中迫于直面死亡和残杀,一战时期的英国国民逐渐丧失了中世纪以来骑士精神中的那种尚武传统,他们心中以往的对战争英雄化、理想化的幻想也已破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战争冷漠、排斥的态度。随后,他结合Alun Lewis的诗All Day it Has Rained,分析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待战争的态度,以及被应征入伍的士兵是如何在战争的环境下放弃自我身份,开始对政治、他们的家人、爱人以及自身变得冷漠的。Halliwell教授则针对美国的二战文学进行剖析,他从二战对美国的影响谈起,认为二战于美国而言,是一个与世界其他国家重新联系起来的契机。Halliwell教授分析了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期间发表的“Four Freedoms”对美国政治领域及文化领域的影响,从四个角度阐释了战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最后,他分别选取了犹太人作家Saul Bellow和美国南方女作家Carson McCullers的两部小说进行了具体分析。

两位学者的演讲结束后,在场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Dr. RawlinsonHalliwell教授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对二战文学中的女性作家和女性角色,各国文学中士兵战后回归社会时的疏离感现象,英美战后文学中回顾历史的现象的异同等都提出了他们各自颇有见地的分析。

此次讲座理论联系文本的分析方法十分生动有效,极大增加了同学们对战后英美文学的兴趣与关注,让到场的师生都获益良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