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叶隽研究员以其博学、严谨与思辨精神,以自身对中国德文学科历史沿革的大量研究考辨为基础,为在座听众呈现了一幅中国德文学研究详实明晰的“学术地图”。叶隽研究员同时还反观了同济大学这样一座具有深远德语历史渊源和学术传承的著名高等学府建立具有学术先觉的德文学/德国国别学基地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为当下建构具有“有我”、“使命感”、“求真”、“合力”等中国“西学”学术伦理提出了前瞻性的洞见。叶隽研究员在最后指出,胸怀学术理想的人在现代社会责无旁贷地具有“精英”担当意识,学界同仁们在不断的求索中,完全有必要时刻重温学科史与学术史的交互空间,不断提升我们自身学术与思想的高度,让中国学术真正地在具体的学科层面上“走向世界”。在座的多位听众先后发言并与叶隽研究员进行了互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