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外语学习志愿服务队,5月21日外国语学院党支部在彰武社区举办“跨文化体验微沙龙”。本次微沙龙旨在在研究生社区内提供跨文化体验服务,在具体的体验中感受文化冲突,提升其对于跨文化学习的兴趣,丰富研究生社区的文化生活。本次微沙龙通过文化冲突体验游戏、情景模拟体验、主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不同和差异的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的根源。本次微沙龙邀请了具有多次海外访学经历及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经验的研究生党员,分别是德语系的江晓梅和王秋月、日语系的王楠、英语系的孔蕾,以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耿裕清,就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展示。
德语系的江晓梅、王秋月两位同学借助华裔设计师刘扬的一组漫画,结合自身留学交流经历,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让我们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阐述了来自两种文化的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在沟通的基础上互相理解的观点。日语系的王楠同学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两次留学交流经历中观察和总结出的中日文化差异,从吃、穿、住、行四个方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出“精细日本”的一幅幅画面,让很多同学对日本注重细节的精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指出,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亲身去那个国家走一走,才有权对这个国家进行评价。英语系的孔蕾同学结合自己在澳大利亚的交流经历,从空间、时间、亲密关系等角度,讲述了她所观察到的来自其他文化的留学生的特点,指出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比如西方人比较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独立性很强等等。
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耿裕清同学,因其本科就读于英语系,在其博士生课题研究过程中,创新性地将外国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经济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结合,在本次微沙龙中,向同学们展示了新颖的服务质量提升和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以独树一帜的经济观点诠释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让同学们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跨文化交际。
最后,党支部设计了情境模拟体验和文化冲突体验游戏,邀请在座的同学们一起进行跨文化交际以及多元文化冲突的亲身体验。在情境模拟体验中,针对研究生在国外求学或交流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文化冲突方面的问题,请同学们就具体情境做出相应反应。在文化冲突体验游戏中,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接触距离、时间概念、颜色内涵、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行文化冲突体验游戏,让参与的同学在游戏中体验到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方法。
在体验这一环节中,同学们通过模拟体验到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乐趣,引发了对于表面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