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张春柏做客“同济外语学者论坛”

时间:2015-10-16浏览:989设置

20151013下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外语学者论坛之八十八讲”在同文楼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柏为同济师生作了题为“影视语言与配音翻译的专题讲座。讲座吸引了大量对语言及翻译感兴趣的同学,还有不少青年英语教师也慕名前来学习。

张春柏教授影视翻译经验丰富,翻译影视剧近300部(集),包括《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欲望号街车》和《安娜卡列尼娜》等一批颇具影响的作品。讲座中,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与赏析,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影视配音翻译的独特性,及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应对技巧和原则等,为同学做了理论、实际相结合的讲解。

首先,张春柏教授通过部分影视翻译实例引出了配音翻译所受的限制,即配音语言的不可逆性,以及时空限制等。张教授通过亲身翻译的《伊丽莎白女王》,《浮华世家》,《死亡诗社》等多部影片中的语句实例,展示了如何巧用过去式来达到配音翻译对口型的限制,如何打破原句联系并进行重组,如何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如何发挥开口音、闭口音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等技巧。张教授还强调影视语言与配音翻译要根据影视画面走,语言要自然等。其次,张教授谈到影视语言与配音翻译的原则,强调要关注影视语言的即时可理解性。他指出配音翻译与书面小说翻译不同,很少有注解,因此语言不可过于书面化,需要译文说得出、说得顺,这往往不能单单依靠译者本身对译文音韵的把握和对影视作品本身的理解,更需要原声、配音演员、音响效果等多方的合作打磨。谈及配音翻译中比较棘手的英语形容词翻译问题,教授指出可以根据影视节奏需要,适当合并形容词。随后,教授以《死亡诗社》等影片为例,介绍了语用对等关联原则,名词与动词间灵活转换等,强调影视效果的重要性。最后,张教授还通过实例介绍了一些习语、暗喻及双关语的译法。

张春柏教授援引了大量真实案例,语言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在座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更好地认识了影视语言与配音翻译,受益匪浅,同时也开拓了大家对外语语言及翻译技巧学习的思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