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教授从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特征讲起,结合具体例子讲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并形象地比喻汉语像绘画而英语像音乐。随后,他提出了汉语语言研究的不足之处,即现有的汉语语法研究过多的依赖于印欧语法体系而缺乏自身的语法研究。最后,他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和海外阅历指出英语语言研究史的空白,认为英语语言研究应更深层次的推本溯源,追寻到印欧语系语言的发展源头,即古印度语言。在讲座最后,王文斌教授指出英汉语虽然具有人类思想交流工具这一相近的本性,但是缘于各自不同的人文历时递演,已孽乳出殊异的表达习性。为拷问英汉的根性差异,应该从历时角度推源朔源,追索了汉英语的演化,审查其语言表达习性,提出了英语具有时间性和汉语具有空间性这一观点,旨在从骨子里探索造就英汉个性差异的深层缘由,对于穷究英汉本质属性分野具有借鉴意义。王教授在同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英汉的词汇、短语、句子与段落诸层面再作深度的勘察。
王文斌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师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并结合个人经历说明汉英语言学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整个讲座充分的展现了一个学者的严谨与博学,谦逊与幽默,远见与思考,使得在场听众无不受益匪浅。
(撰稿人:王峰 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