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开端,林华教授以语音实验中的元音和辅音的声学特征作为开端,使用3D模型,直观而生动,引导大家进入实验语音学的领域。在此基础上林华教授展开了对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语音范畴感知习得(Acquisition of Categorical Perception in SLL)”讨论。通过大量的研究综述,林华教授对整个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歧点进行了梳理。最终讲座的重点落到了英语“滑音”/r/和/l/的范畴感知上。林教授详细的展示了目前其针对这一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日语母语者英语习得中的滑音范畴化感知习得。林教授的课题阶段性成果证明:日本母语者习得英语时,对滑音/r/和/l/的范畴化感知存在,但其主要的感知依据“perceptual cue”并不是其辅音段,而在于其后的元音过渡段。也就是说,滑音/r/和/l/虽类似元音具有第一共振峰,但该共振峰分布段并不为其被感知识别之依据;且/r/和/l/在感知中仍具有较强之辅音性,即需要以后接元音之过渡段为其感知之依据。
同时,林华教授还探讨了另一个相关的在研课题:日语母语者滑音习得的这一特性所具有的社会语音学的意义。该话题也引起了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在讨论环节,大家都纷纷踊跃发表对林华教授研究课题的看法,以及和自身研究的交叉点。在激烈的讨论中讲座结束了,但是学术的气息久久的弥漫在214课堂。
(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刘黄梅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