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首届华东地区 “同文杯”研究生学术节圆满落幕

时间:2016-05-09浏览:2131设置

58日,第一届华东地区同文杯研究生学术节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文楼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6所著名高校的上百名研究生济济一堂、共飨学术盛宴,并围绕国际视野与中国语境观照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这一主题,在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学等领域充分交流。

出席本次学术节的嘉宾有: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授、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宋木生老师、外国语学院院长马秋武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立贵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朱建华教授、董?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花艳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施显松副教授,以及日语系系主任刘晓芳教授、英语系主持工作副系主任魏耀章副教授。同时,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代表梁洁教授、何继红副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毕业生、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刘?等出席会议。担任本次学术节的评审专家为:华东师范大学张春柏教授、胡范铸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同济大学吴建广教授。

徐建平教授在学术节开幕式上致辞,他着重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传承与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寄语青年学子应心怀远大抱负,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人文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

马秋武教授代表本届主办方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向参会选手致欢迎辞,介绍外国语学院为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并希冀外语学科青年学子应秉持专一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本次学术节共收到来自全国26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地区)投稿论文共计105 篇,受到各个高校师生们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学术节分匿名初审、论文展示、专家评审三个环节。36位通过首轮匿名初审的选手进入第二轮论文展示,第二轮脱颖而出的6 篇论文进入最后一轮的角逐,接受现场评审专家和观众的提问。6位选手获得了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立贵副教授一同为他们颁发的论文宣读证明。

最终同济大学王峰摘得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汤燕和复旦大学吴有晶荣获二等奖;同济大学花萌、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言睿和江南大学刘衍喜得三等奖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胡莹莹宣读了《关于成立华东地区高校外语学科青年学子联谊会的倡议书》,得到了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会 和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的学生代表来到台前,在华东地区外语学科青年学子联谊会的倡议书上贴上了各自学校(学院)研会的标志,并达成将进一步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初步意向,这将加强华东地区高校青年学子学术交流、促进成员间研会合作、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在最后的专家点评环节,四位专家对进入最后一轮展示的论文逐一给予针对性点评,并对所有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提出了中肯建议,并寄予殷切期望。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建广建议研究文学的学子应该从文本出发,着重研究文学作品如何体现文学性,并希望同学们讲作品不要太贪心、求面面俱到,要讲透一点;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坚林提出做学术论文首先必须清晰界定概念界定概念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柏则谈到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千篇一律,需要方法创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范铸提出撰写人文学科学术论文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回顾,而应该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提取、界定定义,这样才能做到人文学科真正的学术创新。

会后,我们采访了部分参与活动的师生。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马秋武教授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学术节给致力于外语学习与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大家在展示和学术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次大家的投稿,即便是最后的获奖论文,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经过专家的点评和指点,不断修正,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即使我们不是最强的,也要努力争取变得更强。

与会研究生、复旦大学韩国留学博士生吴有晶、辛勤英表示:此次活动筹备得很棒,会场里大家交流得都很认真,评分方式也非常公正合理。翻译会场主持人张鹿萍说:翻译会场观众爆满。在选手进行论文展示之后,观众们对选手提出了很多深入的问题,翻译会场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科研的热情。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胡莹莹同学说:我们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计划筹备这场面向沪上高校同学的学术活动,在活动大框架的基础上也非常重视细节,希望所有的选手、嘉宾、观众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很高兴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让我觉得我们的准备都是值得的。最后我代表研会对所有研会成员和志愿者表示感谢!

 

撰稿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李晨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