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下午,我院邀请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殷企平教授,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阐释三境界――外国文学教学的艺术之路”的讲座,张德禄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殷教授从外语教学中的困惑切入,提出了阐释学的解释力,并将之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常恨言语浅 不如人意深”为文学隐喻性所带来的表达缺憾,指出书面文本提供了真正的阐释学任务;第二阶段“言有尽而意无穷”,告诫我们要明晰象征和隐喻/明喻、讽寓的差异性,进而指出作品的结构性意象,指出研究路径要注重从作品的整体进行观照;第三阶段“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分析了虚空和寂静的丰富内涵,并强调了无言和沉默的表现力。殷教授的论述分别借用著作《道与逻各斯》,以及对小说《虹》与《下一个》的阐释来层层递进,把这三重境界从困惑到解惑的过程铺陈得淋漓尽致。
讲座后,殷教授热情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互动,并分享了什么是有效的科学研究路径等经验,给予听众更深的思考空间。
(撰稿人:李琳,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