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概述
新生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有效提升2025级研究生新生综合素养,根据学校《关于开展同济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外国语学院以“精语言,通文理,融中外”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遵循,系统构建“理论素养、学术引领、心理护航、职业规划、校史传承、纪律规范、网络素养”“七心协力”的研究生成长新范式,做到“基础教育不缺位、个性培养有亮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坚实支持。
二.具体做法
1. 以铸魂怀德之心,聚牢理想信念之力
外国语学院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新生教育的核心引领。一是积极组织新生参与“新生第一课”和开学典礼,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青年使命,并鼓励学生将个人学术理想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二是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春荣同志面向2025级全体新生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详细解读党员发展的标准条件和流程规范,进一步激发新生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2. 以笃学精研之心,强化学术创新之力
外国语学院将学科前沿引领作为新生教育的学术基石。一是由院长吴贇同志在开学典礼上为新生学科前沿专题报告,回顾同济外语学科百年发展历程,阐释学院对外语学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转型理念,帮助新生把握“语言能力+数智素养+世界知识”的三位一体成长坐标。二是精心组织学生事务宣讲会(教务专场)、各系介绍和导师见面会,为新生介绍专业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学科发展方向,鼓励新生紧跟学科前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3. 以坚毅修身之心,锤炼心理坚韧之力
外国语学院将心理健康护航作为新生教育的重要保障。一是在新生第一课中,聚焦研究生阶段常见的学业压力、就业焦虑等心理困惑,结合真实案例普及情绪调节、压力疏导的实用方法,为新生提供“解困工具”。二是在学生事务宣讲会(学生工作专场)中,通过对典型心理困境的成因剖析、应对策略拆解,引导新生理解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可解性。详细介绍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预约流程、服务内容与保密原则,清晰告知新生“有困惑可求助”的具体路径,帮助新生树立积极心态与科学调适意识。
4. 以领航启智之心,拓展职业发展之力
外国语学院将职业规划指引作为新生教育的方向锚点。一是在导师见面会中,各系领导和研究生导师详细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厘清学术研究的起步路径,为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规划未来职业方向提供精准参考。二是在学院研究生迎新报到须知中详细介绍了学校高等讲堂开设的职业规划专题课程,使新生充分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类就业资源和支持渠道。三是在学生事务宣讲会(学生工作专场)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实习就业信息解读,为新生提供从创新思维到职业实践的全方位指引。
5. 以认同凝聚之心,凝聚校院归属之力
外国语学院将新生校院文化浸润作为新生教育的情感纽带。一是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母朝静同志带领各年级辅导员为新生作学生工作事务宣讲,结合校园参观与校史馆学习,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二是开展专题报告和播放学院宣传片《发声》,详细展示了学校和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发展和师生取得的成就,帮助新生对校史校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明确作为同济外语人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学生为继承和发扬同济精神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6. 以守纪明法之心,铸牢规矩自律之力
外国语学院将引导新生遵守校纪校规作为新生成长的行为准则。一是在学生事务宣讲会(学生工作专场)中开展法纪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和实际情境说明,引导新生增强纪律意识,明确行为边界,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在新生入学教育周活动中,组织全体新生系统学习《研究生手册》,详细讲解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教学与学位要求、奖学金评定标准等,帮助新生熟悉学校规范,规范在校学习与生活行为,为顺利推进研究生学业打下坚实基础。
7. 以明辨慎思之心,筑牢网络防护之力
外国语学院将网络安全培育作为新生教育的风险防线。一是在学生事务宣讲会中系统讲解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见网络诈骗案例及防护措施,重点强调二手交易、网络购物及社交平台中的潜在风险,引导新生增强风险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二是通过研究生群等多渠道发布网络安全提示和防骗警示,结合近期实际案例提醒新生注意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培养新生主动识别风险和谨慎决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