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王晓平

时间:2021-02-10浏览:12373设置

【个人简介】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亚洲研究系博士。

 

【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文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影视文化

  

【教育背景与任职经历】

2021/1-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9-2020/12 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

2014/8-2015/12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代理主任

2013-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9-2014/7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国家“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导师

2011/8-2012/1  澳门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2010/8-2011/7  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副教授

2005-2010年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亚洲研究系博士

2002-2005年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项目

1998-2000年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比较文学方向)硕士

1994-1998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

  

【英文专著】

1. Contending for the Chinese Modern: The Writing of Fiction in the Great Transformative Epoch of Modern China 1937-1949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9)

2. Ideology and Utopia in China’s New Wave Cinema: Globalization and Its Chinese Discontents(Cham,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3. Postsocialist Conditions: Ideas and History in China’s “Independent Cinema”, 1988-2008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8)

4. China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Jia Zhangke's Filmic World (London: Routledge, 2019)

5. 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21)

6. Subjectivity and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u Feng and Lu Ling (Lanham, MD, : Lexington, 2022).

7. Screening China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Re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2015)

8.The Making of Subjectivity and Its Crisis: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Production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2016)

9. China’s Avant-Garde Cinema: Studies of Chinese Art Films since the 1990s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2019)

  

【中文专著】

10. 《追寻中国的“现代”:“多元变革时代”中国小说研究,1937-1949》 (60万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1. 《异域新声:历史阐释学和中国现代文化研究》(30万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12. 《怎样现代,如何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集》(32.5万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 《艺术影像: 22部中国新生代导演电影的文学阐释》(27万字)(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

14. 《走向文化复兴: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与文化》(36万字)(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

15.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图景: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20万字)(已完成,待出版)

16. 《主体性与现实主义:胡风理论与路翎小说比较研究》(20万字)(已完成,待出版)

17. 《探询“中国的现代”的方法: 从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批评到历史阐释学》(25万字)(已完成,待出版)

18.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叙事:第六代导演电影作品美学研究》(40万字)(已完成,待出版)

19. 《魅惑影像:中国当代流行电影与思潮批评》(35万字)(已完成,待出版)

20. 主编:《妈祖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待出)。

 

【主要科研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万),《追寻中国的现代:大变革时代中国现代小说研究,1937-1949》; 编号:12FZW019, 2012/2-2013/7。

2.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50万),《追寻中国的现代:“多元变革时代”中国现代小说研究,1937-1949》,编号:16WZW004,2016/10-2019/5;

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万),《中国新生代导演电影的叙事研究(1988-2018)》,编号17BZW064, 2017/10-2020/8;

4.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资助 (20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图景: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编号:18WZW008; 2018/12-2019/12

5.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翻译资助项目(20万),《走向文化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编号:2017-77;2017/12-2019/12

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万)《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国文化论争: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文艺中的创建历程研究》,12/2013-12/2016;

7. 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0万)《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镜像:第六代导演电影作品美学研究》;12/2013-12/2016

8.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50万),《中国文化的创作和传播及全球化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11/2016-11/2020

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万),《中国第六代导演研究》, 1/2011-1/2013


代表性论文

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的部分英文论文

1.“Eileen Chang’s Cross-Cultural Writing and Rewriting in Love in a Fallen Cit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Vol. 49, No.4, 2012. pp.565-584. (SSCI, A & HCI)

2.“Making a Historical Fable: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Lust, Caution and Its Social Repercuss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573-590.  (SSCI)

3.“Narrating Oppression against the Chinese ‘New Woman’: Mei Niang on Japanese Colonial Domination,” 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AJWS, vol.18, no.2, 2012. pp.95-118. (SSCI)

4.“Articulating the (Dis-)Enchantment of Colonial Modernity: Mei Niang’s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edicament of Chinese ‘New Women,’” Tulsa Studies on Women’s Literature, Vol.34 No.2, 2015. pp. 333-353. (A & HCI)

5.“The Enchantment of Commodified Desire in Post-Revolutionary China: Rain Clo-uds over Wushan (1996) as Post-Socialist Film,”Postmodern Culture (A & HCI),25(1), 2014.

6.“Cosmopolitanism in Ordeal: Cultural Reveries and Political Anxieties in Xu Xu’s ‘ Modern Tales of the Strange,’” Telos, Fall 2017 (180): 147-165. (SSCI).

7.“The Memory and Experience of a Workwoman:How do Chinese Workers Spend their Lives in Weaving Girl (2008),”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22.4 (2016): 355-371. (SSCI)

8.“Voicing Concerns over Women’s Destiny in the Market Society: Lunar Eclipse (1999) as an ‘Art Film’,” Third Text. Vol.30, No.3-4, 2016. pp.291-307. (A&HCI)

9.“Double Pitfalls for ‘New Woman’: Mei Niang’s Fictional Narrative of the Colonial Society,”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 Affairs, vol.12, no.1, 2012. pp.31-44.

10.“An Alienated Mind Dreaming for Integration: Constrained Cosmopolitanism in Wumingshi’s ‘Modern Literati Novel’,” Australasian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2., No.4, 2012.pp.425-438.

11.“Matrimonial Complex and Identity Anxiety: A Psycho-Political Reading of Zhang Ailing's ‘Boudoir Stories’,” Journal of Cambridge Studies, Vol.7, No 1, 2012. pp.100-119.

12.“Illusionary Cosmopolitanism and Flawed Humanity: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Xu Xu's ‘Modern Tales of the Strange’,” Journal of Cambridge Studies, vol.6, no. 2-3, 2011. pp.148-160.

13.“Subjectivity and Realism: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Hu Feng’s Theory of ‘Subjective Fighting Spirit’,” Critique: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vol.40, no.2, 2012. pp.215-234.

14.“Social Democracy or Neoliberal Freedom? Glob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Intellectual Politics,” Critique: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vol.40, no.4, 2012. pp.511-531.

15.“The Problematic of ‘High (-brow) Literature’ and ‘Low (-brow) Literature’”: Some Thoughts on the Origi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Frontier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ol.7, no.1. 2013. pp.117-141.

16.“Love in the Changing Society over the Past Half-a-Century: Suzhou River as a Historical Allegory,” Frontier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ol.7, vol.4, 2013. pp.690-705.

17.“Presenting an Artificial Dilemma for the Working Class: On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Road,” Frontier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ol.8, no.4, 2014, pp.555-574.

18.“‘Problem Stories’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Form:’ Rural Society in Transition and Zhao Shuli’s Peasant Stories,” Frontier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ol.6, vol.2, 2012. pp.208-231.

19.“Chinese Good Man in the Age of Neoliberal Reform: Representation of the Subaltern in Jia Zhangke’s Still Life (1997),” Politics and Society, No.1, Vol. 1, 2013.

20.“Three Trends in Recent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China Perspectives, No. 4 (80) (2009), pp.118-126.

21.“From ‘Use of Old Forms’ to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Form’: A Re-evaluation of Mao’s Agenda of Forging a Cultural-Political Nation,”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Vol. 2, No. 2, June 2012, 183–196.

22. China’s 'New Wave Cinema': A Reflection of the Sixth-Generation Auteurs and Their Productions, 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14(3) 2019.

23.“Transform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Shanghai Dreams as a Political Melodrama,”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Vol. 11, No.3, 2016

24.“From Feminist to Party Intellectu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Ding Ling's Stories,” Harvard Asia Quarterly, Vol.17, No.2, 2012. pp.35-43.

25.“Re-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Politics:A Re-interpretation of Mao Zedong’s ‘Yan’an Talks’,”Critique: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Vol.45, No.3, 2017, pp.387-407.

26.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of 'China's Sixth-Generation Directors and Their Films' - Exploring the multifaceted dimensions of China's 'Independent Cinema,' 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14(3) 2019.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部分中文论文

1.《从“汉学主义”批判到探寻中国现代性主体的跨文化研究》,《跨文化对话》2012年总第30辑。(CSSCI)

2.《后现代、后殖民批评和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以王德威的研究为中心》,《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CSSCI)

3.《海外汉学界对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反应综述》,《文学评论》 2014年第2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CSSCI)

4.《西方理论如何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以两部西学著作为例》,《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CSSCI)

5.《以中国形象为方法的方法论问题》,《文艺研究》2012年第10期. pp.141-147.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CSSCI)

6.《从赵树理方向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在困境》,《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5期。(CSSCI)

7.《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在美国》,《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pp.19-29.(《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CSSCI)

8.《“中阶文学”概念和“雅俗文学”界限的打破》,《厦门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pp.10-19。(《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CSSCI)

9.《“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现代中国小说研究:以 “新女性”与“新青年”在作品中的演变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CSSCI)

10.《在“人民的批评家”和“党的知识分子”之间——重读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与〈在医院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3期, pp.126-135。

11.《论八十年代“先锋小说”中的历史经验与形式实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2期。pp.1-16. (CSSCI)

12.《文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北美学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三种趋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4期。Pp.124-137. (CSSCI)

13.《论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白鹿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4期, pp.13-26. (CSSCI)

14.《“主体性”问题与未完成的“成长小说”:路翎<财主的儿女们>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CSSCI)

15.《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感的纠缠与救赎的幻想——论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跨文化书写与再书写》,《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1期。(CSSCI))

16.《“承认的政治”与风格的政治学:路翎<财主的儿女们>的“精神现象学”再解读》,《中国比较文学》2018年第2期。(CSSCI))

17.《重读萧红的〈生死场〉与〈呼兰河传〉》,《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1期, pp.88-95。(CSSCI))

18.《“美学信念”与“道德感”:论欧美汉学界对莫言获奖反应里的文艺评判标准》,《烟台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pp.37-48。(CSSCI)

19.《中国文学现代性起源的争议及其实质——论王德威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研究》,《烟台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pp.41-50。(CSSCI)

20.《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碎片与精英史观:论<海上传奇>的记录与虚构》,《烟台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pp.55-66。(CSSCI)

21.《“双生花”题材的变体及阶层的再生与隐现:论<七月与安生>的叙事策略与内涵》,《烟台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pp.59-70。(CSSCI)

22.《“中生代”诗人创作的“汉语新诗”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傅天虹诗歌为中心的讨论》,《暨南学报》2015年第11期 ,pp.106-115。(CSSCI)

23.《张爱玲闺阁小说的文化政治解读》,《求索》2016年第5期, pp.133-139。(CSSCI)

24.《徐訏四十年代“现代志怪”小说的叙事分析》,《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pp.77-82。(CSSCI)

25.《文化的“政治化”:再论毛泽东的“延安讲话”》 ,《华侨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pp88-97。(CSSCI扩展版)

26.《全球化时代的抒情诗人盼耕诗歌的几个主题研究》,《华侨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pp.115-124。(CSSCI扩展版)

27.《徘徊在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萧红的人生困境与文学成就再讨论》,《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5期, pp.70-78。(CSSCI)

28.《从文化保守主义到政治保守主义——《白鹿原》从小说到电影的嬗变》,《名作欣赏》2016年第22期, pp.110-117。

29.《封锁于倾城之内——对〈封锁〉的五重分析》,《名作欣赏》2015年第10期, pp.32-36.。30.《是“新女性”启蒙话语,还是市民阶级身份难产的症候?丁玲1930年代“女性主义小说”再解读》,《名作欣赏》2016年第25期,pp. 50-54;第26期,pp.30-34。

30.《〈站台〉(2000):1980年代中国社会及文化变迁史的影像记录》,《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 pp.108-113。

31.《试论现代中国的“雅俗文学”与“中阶文学”的标准问题》,《华中人文论丛》2014年3月号。

32.《新女性的双重陷阱:梅娘对殖民社会的小说叙述》,《南国人文学刊》2012年第2期。

33.《〈倾城之恋〉:爱的(不)可能性与现代中国市民阶级的焦虑》,《人文国际》2012年总第5辑。

34.《批判现实主义的再创造:论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人文国际》2012年总第6辑。

35.《欧美汉学界对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反应》,《人文国际》 2013年总第7辑。

36.《表征底层的两种方法:以〈巫山云雨〉和〈三峡好人〉为例》,《人文国际》2014年总第8辑。

37.《婚恋综合症和身份焦虑:对张爱玲“闺阁小说”的心理-政治阅读》,《人文国际》2015年总第9辑。

38.《“伦理与道德困境”:解开《色戒》中性政治与国族认同的纠葛》,《热风学术》(王晓明主编),2009年总第4辑, pp127-148.

39.《无“家”可归的灵魂和被错置的乡愁:流亡经验与萧红的离散文学》,《热风学术》(王晓明主编), 2011年总第6期。

40.《作为国族历史寓言的〈色戒〉及其社会反响》,《南国艺传》2011年第1期。

41.《〈极度寒冷〉: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死亡》,《南国艺传》2012年第7期.

42.《〈长大成人〉:钢铁为何无法炼成》,《南国传播》2012年第7期.

43.《辛亥革命的五四文化遗产:从萧红看现代中国女性的困境》,《南国传播》2011年第2期。

44.《〈冬春的日子〉:后新时期艺术家的困窘和异化》,《南国传播》 Vol.4, No.4, 2011.

45.《〈头发乱了〉:八十年代“非主流”年青人的青春史与时代寓言》,《南国传播》2012年第1期。

46.《论赵树理文艺创作的大众传播方式及其局限性》,《南国传播》2012年第1期。

47.《影片〈色戒〉與小說〈色戒〉》,《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汇编》2009年6月。

48.《〈色戒〉的文本分析、历史阐释和现实意义》,《批判与再造》第51、52、53期连载。》

49.《从茅盾小说<创造>看新女性的三个特征》,《职大学报》2015年第6期。

50.《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盼耕诗歌的几个主题》,《香港作家作品研究》2011年第1期。

51.《是文化,也是政治》,《思想》杂志2007年第7辑。

52.《〈白鹿原〉:新历史主义历史叙事的经典》,《误读的经典》(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53.《从“新女性”到“党的文化工作者”?丁玲身份认同的转变与她的小说创作》,《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 pp.24-44。

54.《〈月蚀〉:一部女性主义电影?》,《艺苑》2013年第2期, pp.36-40。

55.《〈头发乱了〉:1980年代“非主流”年青人的青春成长史》,《艺苑》2016年第4期, pp.34-37。

56.《“多元变革时代”的中国文学:四十年代小说研究作为方法》,《厦大中文学报》2014年总第1辑。

57.《关于三线建设记忆的影像的文化政治——以王小帅的〈青红〉与〈我11〉为例》,《圆桌》2017年总第5辑。

58.《电影〈白鹿原〉:保守主义的嬗变》,《艺苑》2013年第1期, pp.50-51。

59.《〈我11〉:保守意识视角下的成长回忆》, 《艺苑》2015年第1期, pp.69-75。

60.《论近年电影中对工人阶级时代经验与历史叙述的形式问题》,《厦大中文学报》2015年总第2辑。

61.《“后现代爱情”与当代资本阶层的自我镜像:〈庐山恋2010〉的体裁特征与叙述逻辑》,《艺苑》2014年第1期, pp.64-72。

62.《〈绿茶〉:当代“中产阶级”的品味与历史失忆症的表达》,《艺苑》2016年第6期, pp.28-31。

63.《<大明劫>:“去历史化”的标本历史剧》,《艺苑》2017年第1期。

64.《文化与政治的分合与歧路》,原载《学术中国》网站2007年7月,收入《走向文化复兴》一书。

65.《制造历史寓言:〈色戒〉的叙述策略及其社会反响》,《圆桌》2017年第4辑。

66.《〈天注定〉:精英视角下的社会矛盾》,《艺苑》2014年第3期, pp.10-16。

67.《虚构与现实的缠绕:〈纺织姑娘〉叙事分析》,《艺苑》2012年第4期, pp.35-40。

68.《〈立春〉(2008):市场经济初期的艺术家和艺术的困境》,《艺苑》2016年第2期, pp.26-30。

69.《现代禅僧,以情证道——评黄永健著〈苏曼殊诗画论〉》,《中华读书报》2002年5月29日。

70.《论张爱玲“琐屑描写”中的历史和政治无意识》,《职大学报》2017年第6期。

71.《〈致青春〉的情感结构与时代问题》,《艺苑》2013年第4期, pp.37-41。

72.《论第六代导演的宗教救赎情怀:以〈江城夏日〉的叙事为例》,《艺苑》2015年第3期, pp.34-37。

73.《苏州河》:变幻的爱情中时代更替与社会转型的寓言》,《艺苑》2017年第3期。

74.《重读<饥饿的郭素娥>》,《妇女/性别研究》2018年总第5辑。

75.《<王的盛宴>的叙述龃龉与美学混乱》,《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5辑(2019年6月)

76.《〈租期〉(2006):中国版“风月俏佳人”的类型差异与艺术独创》,《艺苑》2015年第6期,pp.36-40


【主要社会兼职】

Associate Editor, 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United Kingdom); 

Associate Edito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USA);


【主要讲演与社会服务】

1. 2011年2月24日,获邀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做Lu Ling and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的讲座;

2. 2012年9月起在嘉庚学院担任兼职教授。

3. 2013年5月10日应邀在厦大翔安校区做《白鹿原:新历史主义的叙事经典》讲座。

4. 2013年12月20日应邀在厦大翔安校区做《从三部武侠电影看当下中国文化界的价值观》的讲座。

5. 2015年4月7日应邀在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做《当代视野下的侠义精神与刺客传统》的讲座。

6. 2015年5月6日应邀在嘉庚学院做《阅读张爱玲:从寓言的角度》的讲座。

7. 2012年10月应邀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做《阅读〈白鹿原〉》的讲座;

8. 2015年4月起担任厦门市“鹭江讲坛”讲座报告人。

9. 担任美国亚洲研究协会、美国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

10. 2015、2016、2017年受邀担任集美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

11. 2020年11月29日应邀在厦门双十中学作《从影视剧看当下中国文化界的传统价值观》的讲座(鹭江讲坛)。

12. 2020年12月26日应邀在厦门图书馆作《中国新生代导演电影作品鉴赏——以贾樟柯为例》的讲座(鹭江讲坛)。

13. 2019年9月21日应邀在厦门图书馆作《武林外传——老舍早期作品中的近代民间武林兴衰》的讲座。

14. 2019年11月13日应邀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时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世界》的讲座。


【部分学术性获奖】

1. 2013年获得厦门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 2014年获得厦门大学电信天翼奖教金(科研)

3. 2015年获得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 2018年获得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联系方式】

邮箱:wxping75@163.co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