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同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大会。会上,一批在“十三五”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77名先进个人获表彰。其中,我院张德禄教授、吴贇教授荣获同济大学“十三五”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教授简介】
张德禄
张德禄,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文体学、符号学、外语教学等。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引入和发展、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多模态话语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国际SSCI刊物TEXT,《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等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如Springer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辞书等25部。共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其中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科学研究课题11项,其中国家课题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完成教育部世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1项。
吴贇
吴贇,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翻译史研究,出版专著3部,译著4部,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在SSCI及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主讲的“翻译有‘道’”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语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获评上海市级精品课程。